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工程兵建筑第204团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形成过程:李甫田1981年底《204团历史沿革》汇报稿,万子波2014年10月整理出第1稿,王立金2017年11月修改出第2稿,栗林征2019年11月修改出第3稿,谷培生2020年3月修改成《工建204团纪念集》刊发稿。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工程兵建筑第204团历史沿革 谷培生 整理 一、工
610
- 0
- 19
-
庆祝《工建204团纪念集》面世之二(后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工程兵建筑第204团纪念集》终于面世,邮政快递正在送往全国各地。两年辛苦,一举释然。先发出我为《纪念集》写的《后记》,以示纪念。 庆祝《工建204团纪念集》面世之二(后记) 谷培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工程兵建筑第204团纪念集》,不是树碑立传,而是情感纪念。 编纂《204团纪念集》
1112
- 1
- 46
-
庆祝《工建204团纪念集》面世之一(前言)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工程兵建筑第204团纪念集》终于面世,邮政快递正在送往全国各地。两年辛苦,一举释然。先发出我为《纪念集》写的《前言》,原标题是《登高竭尽一生情,著书以遂万人愿》。以示祝贺。 庆祝《工建204团纪念集》面世之一(前言) 谷培生 编纂《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工程兵建筑第204团纪念集》(以下
1687
- 0
- 72
-
谷培生:《雄关漫道》后记
本文是1998年6月8日午夜为散文集《雄关漫道》写的后记。二十二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往事不堪回首。关汉卿说得对:“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 【图片说明:2020年11月24日摄于陕西华阴玉泉院】 《雄关漫道》后记 谷培生 “十年从
210
- 0
- 17
-
秋晨雨丝
陕北的秋天,天高云淡时像一幅油彩画,秋雨连绵时像一幅水墨画。硕果盈山川的景象,民歌信天游的意韵,令山峁彩妆,沟壑深邃。黄土高原的秋景,看像一幅画,听像一首歌。黄土地上的男女,踏着陕北民歌走来,入诗入画。 秋晨雨丝 谷培生 霜浓露重,梧楸半黄,燕去檐静,河溪生寒。百草在秋风中深化了颜色,千山在秋雨中蒙
615
- 0
- 37
-
苦读杨士杰
2002年8月,我应杨士杰同学所托,给杨士杰散文集《陕北柳》写的一篇文章。我的想法如陈继儒:“好读书非求身后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岂为声名劳七尺也。”该文2002年收入杨士杰散文集《陕北柳》和我的第三本散文集《崇尚自然》。 苦读杨士杰 谷培生 我和杨士杰是生生的熟人。 我
387
- 0
- 20
-
瓮制清酒 陕北一绝
在百度里输入“清酒”二字,显示的都是日本清酒。我要说的是,我们陕北的清酒,更有历史,更有文化,更有营养,更值得品尝。瓮氏清酒,安塞西营;瓮制清酒,陕北一绝。 瓮制清酒 陕北一绝 谷培生 在百度里输入“清酒”二字,显示的都是日本清酒。我要说的是,我们陕北的清酒,更有历史,更有文化,更有营养,更值得品尝
675
- 0
- 31
-
书本内外
这是我2001年秋为祝贺安塞县中学《烛光》创刊而写的短文。作为安塞县中学毕业的学生,我寄语母校同学:知识在书内,知识在书外。读好有字书,求知于书内;读好无字书,求识于书外。 书本内外 ——祝贺安塞县中学《烛光》创刊并寄语母校同学 谷培生 有人认为知识在书本之内,宣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强调读
575
- 0
- 31
-
从零开始
该文作于2003年12月6日,2004年7月收入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谷培生第4本散文集《崇敬人生》。 从零开始 谷培生 2003年12月3日19时下午,我乘坐长途汽车从延安到达西安,住进青年路的止园饭店,因身体不适而昏昏睡去,所以4日凌晨5点我醒来后再难入睡,于是打开电视毫无目标地浏览。当调到浙江台
570
- 2
- 22
-
老兵聚会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作为1974年12月入伍的老兵,无以奉献,只能发出自己2020年7月26日09:30在D5082车上编写的几句聚会感想,聊表心意。 老兵聚会谷培生立正!你颤颤巍巍,敬礼!他手臂弯曲。认真,认真,再认真!咱肢体不听指挥,心有余而力不许。几多激动,几多欢喜,昔日战友,今天
614
- 0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