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寸心知——李树刚大作《侠骨柔情》序言
2024-07-29 17:51:52
  • 0
  • 0
  • 22
  • 0

李树刚贤弟的大作《侠骨柔情》已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承蒙李树刚厚爱,我为该书作序。李树刚能成为杂志副总编、作家,可见《为学一首示子侄》诚不欺我。——现发出序言《得失寸心知》,为《侠骨柔情》摇旗呐喊。

      得失寸心知——李树刚大作《侠骨柔情》序言

       谷培生

       作序是名家的事。听说李树刚整理自己的作品准备出版,著名诗人、作家、学者谷溪老师主动说为李树刚的《侠骨柔情》作序,不料曹老贵体抱恙,推荐我来作序。做人难,作序亦难。临时受命,更感力不从心。然谷溪老师重托,树刚贤弟大事,受之有愧,却之不恭,只好勉为其难。现以《得失寸心知》作序,以己度人,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也。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做人难,作文亦难。李树刚《侠骨柔情》全书紧扣一个“行”字——这个“行”,既可理解为记者行当、行业,又可理解为记者行为、行动。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说:“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做人做事,最可宝贵的就是一个“真”字。李树刚的这本《侠骨柔情》,文如其人,一个“真”字,即“可以警余者”。

       《侠骨柔情》正文分为三大部分,即:家乡家人,好人好景,做人做事。

       第一部分“家乡家人”。作者用白描手法,给读者展现出父亲、母亲、伯父、哥哥、姐姐和妻奶奶、妻子等“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如《我的母亲平凡而伟大》一文中,作者描写母亲最后一次回娘家,第二天离开时:“下到沟底,我带上母亲绕过村庄的大簸箕湾,快出庄转峁时,母亲说站下让她再看一眼娘家的庄庄。母亲站在庄头,从沟底扫视到沟掌,从坡底扫视到山梁,目光最终凝聚在舅舅家的硷畔上,眼睛直直地盯了十多分钟。母亲的目光,从舅舅家转向外爷的坟地,又看了几分钟,叹口气……”“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二部分“好人好景”。作者写了十六位“好人”,写了诸多好景。写好人,不管写领导干部,还是写普通农民,作者叙事多,评论少。写路遥,写谷溪,写《山花》,写出了“《山花》培养了路遥,路遥荣光了《山花》”等富有哲理的精美句子。写“好景”,《市井田园》写农村,《惊蛰话耤地》写农业,《闲话村官》写农民;《碧水荡漾高老庄》写景情,《为同事慈母送行》写友情,《战友情深》写心情。

       第三部分“做人做事”。一是“从业之路”,作者写了自己在《延安周刊》,在《陕北特刊》,在《陕西广播电视报·第1生活》,在《陕西健康导报》,作者从媒体从业者到记者,从记者到记者站站长,从记者站站长到报社副总编,进一个门门,上一个台台。二是“实话实说”,是作者对自己所见所闻的真实表述。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侠骨柔情》,厚厚一大本,洒洒卅万言,唯一个“真”字了得!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做人难,著作亦难。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带着一些戚戚然,“一把辛酸事,满纸荒唐言。”

       树刚刻苦勤勉。李树刚上学不多,第一学历是个高中生。2012年,他跟我办《三秦都市报·陕北特刊》时,延安市委党校我的老师、树刚的哥哥李树信老师关切地对我说,他弟弟是个函授大专生,做媒体怎样?我说:“在我们《陕北特刊》,数一数二。”李老师高兴地说:“那好,那好!”自古道,不以出身论英雄;今人说,不以学历论水平。高玉宝只上过一个月学,沈从文小学毕业,莫言只上到小学五年级。当然,上学少的人,舞文弄墨,所费功夫要比高学历的人多得多。只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还不够,还要笨鸟多飞、笨鸟常飞。陕北朋友之间的饭局,一般时间比较长,从下午的六点到八九点是常见的。每次饭后,李树刚都开车送我回家,然后自己回家,我计算他每次回家都是晚上十来点钟,或者更晚。然而,在我熟睡的时候,树刚都在写作,《缘聚兀里红谣》《战友情深》《巧遇妻姐姐》《好场,“逛三园”》等文章,都是我俩一起参加饭局后,李树刚在第二天凌晨发出来的。

       树刚勤奋好学。第二部分“好人好景·人物访谈”中,李树刚写到的张勋仓、曹谷溪、李海英、郭勇、王彦春、耿志杰、侯艺、沙万里……李树刚不仅是把他们当采访对象,而是把他们当师友。我知道,李树刚经常与谷溪、李海英、郭勇、王彦春等在一起,就是为了沾点光——求知,处处留心皆学问。在《<延安周刊>,成就了一批新闻人》一文中,李树刚诉说了他向郭东粮、武平、刘锦葆、苏东超等学习的故事。在《<陕北特刊>,我成长的摇篮》一文中,他讲了与谷培生、史向宏、白晓岗、谷文纬、刘丽春、刘斌等互帮互学的故事。《我与“陕西第1生活”》《开启健康新征程》等文章,字字句句体现出树刚好学的精神和作风。

       树刚敏行讷言。如今夸夸其谈的人多,脚踏实地的人少。李树刚却是难得的敏行讷言者。树刚敏行,在工作上,捷足先得。从第三部分“做人做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李树刚作为记者具有敏锐的新闻感觉、敏捷的采访行动。如《葫芦河畔稻飘香》《延安山丹丹,天地一百合》等,涉及宣传、农业、旅游等方方面面。我们还可以看出李树刚起鸡叫、睡半夜,足迹遍及延安市各县区。树刚讷言,尤其不善奉承他人、夸奖自己。《论语·里仁》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李树刚敏行讷言,真君子矣!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拈断数茎须”一作“捻断数茎须”),读书需刻苦,著述更不易。

      【左起:谷培生、李树刚】

        “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

       我的一些书稿找不到了,一位女同学用轻松的口气安慰我:“自己会写,再写呗。”我生气地说:“哪个女人的娃娃丢了,能不能劝她,自己会养,再养呗。”女同学反驳我:“那不一样,养娃娃多难!”我一字一句地说:“写一本书不比养一个娃娃容易。养娃娃十月怀胎,你见几个作家十个月写出一本书?”女同学生气地说:“娃娃是活的!”我认真地说:“书也有生命!”——我真是个书呆子!

       别人笑我书呆子,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常常勉励身边的人刻苦学习、努力写作。

       2001年6月15日,我给自己主编的《跨世纪的思考——安塞县委党校师生优秀论文选集》一书作序《米珠之光》,我写道:“囊萤尚能读书,米粒之珠,也能发光。集腋尚能成裘,米珠成云,当如彗星。”2019年5月1日,我给同学马彦斌的《野山诗词》作序《唯有著述留其名》,我写道:“有诗文可付梓,是水平的一个体现;有书稿能付梓,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我对身边的文化人、媒体人说,鸟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留名最好的办法就是著书立说。

       清代女诗人汪荌的《示儿》诗里说:“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一本可以称为书的出版物,至少具备一点,就是读完能引发读者的哪怕一点思考或回忆或反省。李树刚的《侠骨柔情》,能引发读者一些思考、一些体会、一些醒悟。

       综上所述,《侠骨柔情》有三个一点“可以警余者”:一点思考:人文合一,做人要真情实感,做事真诚踏实。一点体会:“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行讷言,真君子矣!一点醒悟是:不管哪个行当、行业,不管什么行为、行动,都应该有傲骨、侠骨,怀柔情、常情。

       《侠骨柔情》,是李树刚献给父母的最好告慰,留给子孙的宝贵财富,送给朋友的贵重礼物,写给社会的满意答卷。

       愿天下记者都侠骨柔情,愿天下男女能侠骨柔情!

       是为序。

       2023年8月2日(癸卯年六月十六)于延安枣园君林上苑

感谢阅读,感谢转发,

感谢指导,感谢赞赏。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