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在安塞》后记
2021-11-22 10:41:09
  • 0
  • 0
  • 14
  • 0

这是我2015年应邀给《北京知青在安塞》一书起草的《后记》(草稿)。将近7年,早已淡忘。加入“安塞老乡·北京知青交流群”后,看见夏宝庆、鲁米嘉等北京知青在群里,“多少往事涌上心头,”“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发出此文,聊以自慰。

       《北京知青在安塞》后记

       终于,结束了。

       看着眼前厚厚的书稿,大家心里有几分喜悦,几分释然——为那些流逝的岁月,那一代人。

       对于那些“80后”“90后”甚至我们这一代,知青故事已经是一个遥远得有些陌生的字眼。但半个世纪前知青们上山下乡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虽然说已经作为过去的历史永远地定格,对于这次规模空前的运动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作为一代人的珍贵的记忆,我们还是有必要把它留存下来,告诉我们的后人,曾经有一群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在我们这里生活过。

       斗转星移,岁月流变,而今,这段人们原本刻意要淡化它的历史功用的“伤痕青春”注定了将会在中国的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我们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那一代人当初成批下乡之后,所经历的蹉跎岁月的苦涩经历和文革时期的特殊遭遇。客观地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贴近最底层的生活,在他们成为这个时代领军人物之后,才会更多、更深入地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因为他们切身体验过,也知道,老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

       不忘知青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珍惜今天的和谐生活。

       重温知青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追求明天的美好未来。

       所以,还原、记录那段历史、记录他们生活过的点点滴滴,我们将责无旁贷。

       是为后记。

阅读、转发文图,体现一个人的趣味、修养和见识

创作不易,赞赏随意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