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精神:“陕北婆姨”的美德
2017-09-09 18:42:23
  • 0
  • 0
  • 33
  • 0

谷培生2017年9月9日晚给“木兰讲堂”第122期讲座的文稿。这是书面稿(6630字),另有演讲稿(7330字)。“木兰讲堂”是延安“木兰书院”的讲学平台。

       木兰精神:“陕北婆姨”的美德

       谷培生

       坐在木兰书院,面对木兰一样的女子,我讲三个问题:第一,木兰讲堂,先必须熟读《木兰辞》,知道木兰其人;第二,木兰女子,要研究陕北的北魏史,了解木兰时代;第三,木兰书院,须结合陕北妇女文化,打造木兰精神——这三点,应该是我们的心愿,我们的志向,我们的共识。

       一、木兰讲堂,必须熟读《木兰辞》,知道木兰其人

       第一部分,我讲两点:

       1、谈谈《木兰诗》。《木兰诗》是我们“木兰书院”命名的依据,当精读细研。

       《木兰诗》又称《木兰辞》,是一首北朝民歌。北朝的《木兰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lè府fǔ双璧”。

       叙事诗《木兰辞》,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朝的《古今乐录》。《古今乐录》是南朝陈代僧人智匠编著的,共十二卷。

       据考证,《木兰辞》经隋唐文人润色。

       《木兰诗》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木兰歌》(据说是韦元甫的)。值得一读:“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宋郭茂倩编有《乐府诗集》,把《木兰辞》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凯旋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替父从军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富有生活气息;以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谈谈木兰、花木兰。花木兰是我们这些木兰般女子的榜样,当引为圭臬。

       我以为,木兰不是虚构人物,应该有其人其事。当然,作为文学作品,夸张的成分是少不了的。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是花木兰、穆桂英、樊梨花、梁红玉(1102~1135年)。指出两点:一是四大巾帼英雄陕北有其二,女子花木兰,媳妇梁红玉。二是“传说”二字不妥,我刚才说了,花木兰应该真有其人,梁红玉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韩世忠列传》《续资治通鉴》等史书,以及韩世忠墓志、神道碑《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等文献中,都有记载。

       南朝陈代僧人智匠编《古今乐录》,收录《木兰辞》,并注明:“木兰不知名。”我的理解是,“木兰”二字可能是个姓名,可能是个名而无姓,可能既不是姓也不是名只是一个号(除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称: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剧中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自此,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也说:“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我们知道,徐渭(1521—1593)是戏曲家(当然也是诗人、画家、书法家、军事家、民间文学家、酒徒、旅行家、历史学家,他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他的《雌木兰替父从军》就是根据《木兰辞》演绎的戏剧,这就像我们今天根据古书古诗词改编的电视剧一样,史实成分很低,况徐渭距离北魏整整有一千年之久!

       徐渭的《雌木兰替父从军》是木兰戏中最具影响的一部作品,它开木兰戏之先河,也为后世木兰戏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全剧共分两出。第一出写木兰替父从军,奔赴战场;第二出写木兰擒贼首、获封赏、归故乡、结姻缘。从整体来看,作品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方面对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进行了发展和丰富,完成了由诗向剧的跨越,使之成为可演可观的舞台作品。

       徐渭为什么说木兰姓花?我估计他的依据是祖冲之的《述异记》和李亢的《异志》。祖冲之的《述异记》和李亢的《异志》都提到木兰姓花。祖冲之是花木兰同时代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他的话比较可信的。当然,《述异记》毕竟是小说。李亢是唐朝人,距离北魏两三百年。

       当然,还有人说木兰姓朱、姓魏、姓韩、姓任等,我就不赘述了。

【插图:延安木兰书院的一次活动现场】

        二、木兰女子,研究陕北的北魏史,了解木兰时代

       第二部分,我讲五点。这五点都是我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1、木兰时代:“五胡乱华”。

       与其说“五胡乱华”,不如说十六国演义(今人有十九国之说)。东晋后期,群雄混战,军阀割据。在公元304年至439年的135年中,以匈奴、鲜卑、羯、氐、羌为主的5个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赫连夏、成汉等十六国,史称“五胡十六国”。

       最大的两股势力是“匈奴”“鲜卑”。前期东、西“匈奴”的打仗,随即匈奴与鲜卑征战,后来慕容鲜卑、拓跋鲜卑、宇文鲜卑相互决战,最后,拓跋鲜卑的北魏统一北方。

       公元386年,拓跋部落首领拓跋珪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公元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称帝;公元495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全面汉化,改姓元,即元宏。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北魏分裂,北魏历20帝,148年)。公元557年,西魏恭帝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南北朝时期的“魏”结束。

       当然,关于木兰生长的时代,说法很多。至于出生年代,姚莹在《康輶yóu纪行》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人;宋翔凤的《过庭禄》中则说她是隋恭帝时人,程大昌的《演繁露》中则说她是唐初人。清朝王士俊等监修的《河南通志》说:“隋木兰,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时发兵御戍,木兰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还。……乡人为之立庙。”

       2、木兰年代:北魏早期

       应该属于南北朝时期的早期,即拓跋焘没有统一北方之前。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北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439年灭北凉,结束了十六国纷争的混乱局面,统一北方。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557—589年),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诗中之事产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因此,学者们大都认为,《木兰辞》产生于北朝后期。

       我认为,这是汉正统的解释,也是大正统的解释。我认为,《木兰辞》产生于北魏中前期:其一,据考证马镫在北燕(407至436年)发明,木兰辞对这么重要的发明没有提及。“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为什么要自己去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北魏初年,实行的是部落兵制。鲜卑族全民皆兵,平时耕牧,农隙训练,一有战情,首领便召集部落成员,出征作战。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西魏实行府兵制,还是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格局。到了北周后期,迫于形势,汉人也被募充作府兵。杨坚为北周大丞相时,就下令西魏受赐鲜卑姓的汉人可恢复汉姓,开始破除了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规定。其二,拓跋焘统一北方后,华北也就是《木兰辞》提到的黄河、黑山和燕山,没有大的战争。“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些人解释说“黑山”是指内蒙的黑山头,如此,不可能听到“燕山胡骑鸣啾啾”。

【插图:延安万花山“花将军之墓”】

       3、木兰故乡:延安万花。

       花木兰的籍贯也是众说纷纭,除了上面的一些说法外,《大清一统志》称是颍州谯郡城东魏村人(今亳州市谯城区);清朝史学家姚莹的《康輶纪行》称是甘肃武威人;而元朝刘廷直在《木兰碑》中,称木兰是直棣完县人;《商丘县志》说木兰是商丘人:花木兰(412-502年)是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虞城县)人。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她父亲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

       木兰是咱延安人。商丘的木兰祠最早,但不等于早的就是真的(也可能是真的)。隋朝距离南北朝时期,三五百年的历史,也是雾里看花。比如今天陕北人谈论李闯王,几多传言,几多杜撰。

       我说木兰是延安人,理由有五:其一,北魏时陕北地区是各民族混合居住的地区,有女子练武的风俗。其二,北魏时陕北地区的战事比较多,战争年代,人们崇尚武术。木兰习武有背景。其三,赫连夏与北魏战事比较多,赫连夏兵源匮乏,木兰替父从军有机会。其四,那时候,北方只有赫连夏、柔然称皇帝为“可汗”“单于”。北魏叫皇帝。其五,《木兰辞》描述木兰出征的线路符合延安出发的走势:延安出发,经过黄河,经过黑山(山西兴县黑茶山),到达“燕山”(河北)征战。《木兰辞》说:“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唐人韦元甫《木兰歌》说:“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这是北地(内蒙古、外蒙古)地理、气候。

       4、木兰民族:少数民族。

       我以为是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铁弗匈奴。其一,胡人有妇女尚武习俗。胡人妇女的衣着适合骑射。秦汉时期,峨冠、博衣、宽带的汉服,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上衣下裳制(衣裳类),二是上下连裳制(深衣制),三是上下通裁制(通裁制)。三类或“有绔无裆”,或无绔(无绔当然无裆),都没合裆。自东晋起,玄风盛行,士族崇尚“自然”,追求放达风流,宽松博大的款式在士人中流行开来。南朝刘宋时,衣裳之肥大可到“一袖之大,足断为两;一裾之长,可分为二”。女性服装开始由深衣制向衣、裳独立的方向发展,上衣下裳(上衣下裙)。北方在民族服饰风尚的熏染下,胡服十分流行。胡服本是适于骑射的戎装,其特点为上衣下裤,上衣的款式特点为直领、对襟、窄袖、开衩。紧身合体,还有裤裆——早期的裤没有裆,只有两个裤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绳带结系腰间,裤筒左右各一,不相联属,所以称为“胫jìng衣”。春秋战国时有了类似后世的裤子,称为“穷袴kù”“裈kūn”。所以古人必须采用跪的姿势来坐,尤其是女子。春秋战国时期的裤子只有两个裤腿,裆是不缝合在一起,绝对的大开裆裤(其实无裆)。天气允许,穷人则可能根本就不穿裤子。网上有人说汉朝某皇帝荒淫无度,让宫女都穿开档裤。其实那时候的女人都是无裆裤或者开裆裤!汉朝时期,男人开始穿上合裆裤(骑马打仗),南北朝时期,女人穿上合裆裤(骑马打仗)——如今一些人组织汉服活动,那汉服一定是现代版的,绝对不是无裆裤或者开裆裤。魏晋南北朝时期,双向互动民族大融合,既是“汉化”,也是“胡化”。所以说,华夏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不独汉人,还有“胡人”。在服装、骑射、丝弦乐器等方面,“胡人”的功劳更大。其二,南北朝时期女人可以当将军,尤其是“胡人”,妇女的地位比较高。鲜卑族有着贵母贱父的传统。《魏书•高允传》记载:“今之大会,内外相混”,这里“会”指朝堂,“内”指妇女,“外”指男人。可见女人可以临朝听政、出仕带军、主宰家庭(健妇持门户,胜一大丈夫)。穿上合裆裤了,也就可以垂腿坐了,从胡床到交椅、椅子、凳子、沙发。其三,北魏早期的格局是“泼墨汉家子,走马鲜卑儿”。拓跋珪开始,实行班赏制,直到484年,孝文帝改革,拓跋宏下令实施“俸禄制”。

       5、木兰从军:一是赫连夏对北魏;二是北魏对北燕;三是北魏对柔然。

       一是赫连夏对北魏。我以为木兰属于赫连勃勃的大夏国人,她参加的战争是赫连夏针对北魏的战争。425年赫连勃勃病死,赫连昌继位。426年,拓跋焘亲率大军攻打赫连夏;427年,拓跋焘攻破统万城;430年拓跋焘再攻胡夏,夺取安定、平凉、长安、临晋、武功等地,尽得关中之地。

       二是北魏对北燕。拓跋焘427年破统万后,木兰由赫连夏变成北魏人,参加了北魏攻打北燕的战争。北魏432年攻打北燕,燕国君主冯弘送小女儿(即左昭仪冯氏)进宫和亲;436年,魏军攻克北燕国都城和龙(今辽宁朝阳),北燕灭亡。《木兰辞》没提到马镫,所以这第二种的可能性很小。

       三是北魏对柔然。柔然在北魏建立之初就是北魏最大的敌人。424年,拓跋焘即位后不久,柔然可汗牟汗纥升盖大檀率六万骑兵进犯云中,拓跋焘率军赴击。425年,拓跋焘整顿兵马,突袭柔然,大破柔然军队主力。从此,拉开了魏朝对柔然的战略大反攻的序幕。429年,拓跋焘分兵两路,取道黑山(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和大娥山,大举攻打柔然。424年至449年的25年间,拓跋焘13次率军进攻柔然。但北魏进攻柔然,路线是今天的大同进兵内蒙古、外蒙古,绝对不经过黄河,所以我认为这第三种的可能性等于零。

       ——那时候,陕北华北大的战事,只有北魏与赫连夏的战争、北魏与北燕的战争、北魏与柔然的战争。与黄河、燕山有关的大的战事,只有北魏与赫连夏的战争。与陕北有关的,只有赫连夏对北魏的战争。

       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说:“考证这些无稽之谈,实在没有一顾的价值,我们只要知道花木兰是一个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够了。”

【插图:延安万花山花木兰石雕像】

       三、木兰书院,结合陕北妇女文化,打造木兰精神

       第三部分,我讲四点。也是自己的一孔之见。

       1、风云变幻,城头变幻大王旗。我们应该知道南北朝时期陕北的归属:先后属于前赵(匈奴刘曜)、后赵(羯族石勒)、前秦(氐族苻健)、后秦(羌族姚苌)、赫连夏(匈奴赫连勃勃)、北魏(鲜卑拓跋珪)、西魏(鲜卑宇文泰拥立北魏孝文帝的孙子为帝)。请注意,匈奴、鲜卑、羯、氐、羌,都在这块热土上走马灯般轮流坐庄。影响最大的,是赫连夏、北魏。

       一是定都陕北的赫连夏。407年,匈奴铁弗部赫建立大夏国;418年,赫连勃勃即帝位于霸上;425年,赫连勃勃病死,赫连昌继位;427年,北魏拓跋焘破统万,赫连昌逃往上邽guī(今甘肃天水);428年,北魏攻上邽,会战中赫连昌因马失前蹄坠地而被北魏监军安颉生擒,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定逃奔平凉(今甘肃平凉),即皇帝位;431年,赫连定攻北凉途中为吐谷浑所俘,次年赫连定被解送北魏,被处死。赫连夏政权从赫连勃勃公元407年称天王大单于算起,到431年北魏的属国吐谷浑俘赫连定止,历3帝25年。

       赫连夏在我们陕北(今靖边白城子)定都,赫连勃勃最得力的助手叱干阿利是延安人。

       东晋义熙三年(407),匈奴铁弗部赫连建立大夏国,史称胡夏、赫连夏。其在延安城东修筑丰林城(今宝塔区李渠镇周家湾村)。宋代沈括曾考察该城,谓之坚密如石,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利于战守,赞叹“赫连之城,深为可法也”。

       二是定都平城、洛阳的北魏386年,拓跋珪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当年四月,迁都盛乐,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拓跋宏迁都洛阳。

       2、陕北方言,承载着民族融合的元素。我在1998年春写了《诱人醉人的陕北话》,当时发表在《三秦都市报》上,我在文章中写道:“尔格(现在)这个卷舌音词,我虽然不知道是汉匈奴流下的,还是铁弗匈奴赫连氏在陕北建都时传下的,仰或是隋炀帝将西突厥处罗可汗安置在陕北时候流传下的,但我敢肯定这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词语。”

       我还在1996年6月6日写了《土话不土》。我在文章中再次写道:“陕北方言,吸收了不少外来词。这是因为匈奴、西夏、鞑靼等不同民族融和的结果”。

       我们试想一下陕北方言:“特哩磨拉”(行动拖拉不迅速)、“圪咛嚷脏”(说话啰嗦不干脆)、“乱麻古董”(乱七八糟不整齐)、“阴麻扫道”(天空阴霾不晴朗)、“糊儿八塌”(迷迷糊糊不清醒)、“辱眉现眼”(众人面前丢人现眼)等,说起来是不是像少数民族语音?

       3、木兰精神:孝顺、尚武、包容(至于爱国,我以为有些牵强,国家征召,未必就是正义的)。

       我在2003年10月20日写过一篇文章,《浅读米脂——读<米>杂志女作者专号有感》,我在其中总结“米脂婆姨”的四个好:一是好在模样漂亮,丰满是美,苗条亦美;高者条顺,矮者精巧;白不著粉,赤不施朱;二是好在心灵美好,和气迎人,正气接物,浩气临事,静气养神;三是好在自尊自强,能吃苦,穷当益坚;能自立,不附权贵;四是好在才华横溢,德才兼备,才貌双全,涵育养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我以为,米脂婆姨的这四点精神,就是“陕北婆姨”的精神,就是木兰精神。

       4、木兰启示:民族融合,华夏的根源;民族团结,华夏的襟怀。一是民族欣赏,是民族融合的最深基础;二是民族通婚,是民族融合的最高体现;三是妇女地位,是民族融合的关键因素——我的认识,我的看法,未必正确。

       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指正。

                                                                                2017年9月6日 于西安南方星座

谷培生 男,汉族,祖籍陕西横山,1956年春生于陕西安塞。教过学,当过兵,从过政。教授、作家、电视剧编剧、媒体人。现任陕西广播电视台《视界观》杂志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

在百度里输入“谷培生”,有三个博客、部分文章、一些照片和资料。

【出版著作】论著:《国防知识十讲》;传记:《做事,做事——一位改革者的实践经历》;散文:《雄关漫道》《崇拜山水》《崇尚自然》《崇敬人生》《心中常有一轮明月》《安塞剪纸和农民画》;小说:《从天主教徒到共产党人》《赵匡胤耍钱场》;电视连续剧剧本:《北魏王朝》。

微信公众号:gupeisheng369。手机:18710959955;电话:029-85227230网易邮箱:asguyu@126.com ;QQ邮箱:769553610。工作地址:西安市朱雀大街19号南方星座。

【插图:延安木兰书院的一次活动现场】

创作不易

赞赏随意

转发也是支持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