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前,我笔下的牛背梁
2020-04-27 08:07:35
  • 0
  • 0
  • 35
  • 0

近来,终南山牛背梁成为热点,我也来凑凑热闹,说说十三年前,我笔下的牛背梁:2008年夏,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写牛背梁的长篇小说《赵匡胤耍钱场》;2007年秋,我在博客发出散文《走进秦楚古道》。

       十三年前,我笔下的牛背梁

       谷培生

       近来,终南山牛背梁成为热点,我也来凑凑热闹,说说十三年前,我笔下的牛背梁:2008年夏,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写牛背梁的长篇小说《赵匡胤耍钱场》;2007年秋,我在博客发出散文《走进秦楚古道》。

       第一,200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赵匡胤耍钱场》

       2008年夏,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写牛背梁的长篇小说《赵匡胤耍钱场》。全文36万字,此处只能介绍一下印刷在封底书舌上的《内容简介》和封底的两句话。

       1、内容简介

       印刷在封底书舌上的《内容简介》。书舌,就是封面或者封底右侧多出来折进去的那部分,一般都印作者生平简介。

       内容简介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年青时,为了寻求成就霸业的奥秘,与朋友结伴沿秦楚古道来到终南山。在世外高人的指点下,他创办耍钱场,游山玩水,行侠仗义。蕴含福、禄、寿文化寓意的“天下第一福地”,使赵匡胤走上了飞黄腾达的帝王之路。赵匡胤耍钱场位于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东部,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的山顶上。这里有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这里留下了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和寿星彭祖、诗仙李白、睡仙陈抟等帝王将相、世外高人的足迹与传奇。——这里是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2、印刷在封底的两句话

       歌颂牛背梁风景   揭秘终南山捷径

       全方位展现秦楚古道的神奇与美丽


       第二,2007年深秋我写的散文《走进秦楚古道》

       为写作《赵匡胤耍钱场》,我多次深入牛背梁。2007年深秋,我写了《走进秦楚古道》,发在博客上(在百度可查阅),全文3933字,此处节选前面10自然段的1303字:

       一场秋雨一场凉,三场秋雨加衣裳。这是个多雨的深秋,连续几天雨后,我急不可待地走进了终南山,踏上了秦楚古道。

        为了写长篇小说《赵匡胤耍钱场》,我通过书刊、电脑,在自己的脑海里,储存了不少古道材料:终南山古时候有三条道路,一条是东边蓝田县境内的蓝关古道,就是唐朝大文豪韩愈“遥望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提到的蓝关古道。一条是西边周至县境内的午子古道,就是现在卖的很红的“午子仙毫”茶的原产地。午子道也叫子午道。还有一条,就是长安正南面,北起长安区天都池,南到柞水县花门楼的秦楚古道。

        秦楚古道,是公元562年,即北周武帝时,在原有终南小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扩建后的秦楚古道,又叫“义谷道”,是一条三米多宽的骡马大道,是中国历史上秦、楚相通的官道。拿现在的话说,秦楚古道就是中国历史上秦、楚相通的高速公路。这条古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安康的丝绸从这条古道进入长安后才能西去。隋唐时期,盐、茶、丝绸、粮油、瓷器,在这条古道上南来北往。有学者认为,秦楚古道,也是丝茶古道。

       我们乘车来到柞水县营盘镇的花门楼。

        花门楼是一块两溪交汇的开阔地,秦楚古道由此上终南山,所以这儿是秦楚古道的一个重要驿站,号称“秦楚咽喉”。古代,花门楼是南来北往官员的休息所,兵马的补给站,客商的集散地,文人骚客的游乐场。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从长安经秦楚古道到镇安视察防务就曾在花门楼安营扎寨,休养练兵,游山玩水,还吟出“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的诗句。诗仙李白出长安沿古道南下,行至花门楼,流连古道的山水,边欣赏山水,边饮酒作乐,还放歌抒情:“绿竹入幽境,青萝拂行衣。……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从花门楼到耍钱场有防火通道,但我们为了了解秦楚古道,所以徒步上山。

        历经十五个世纪的历史风雨,秦楚古道大部分已经荡然无存了,唯有跨越终南山的这一段大部分完好,路基、路面清晰可见。据说,这条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好翻山公路前,一直在使用。虽然如此,我也对古代的工程质量感到惊诧、敬佩。

       秦楚古道的全段,都属于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芳草碧连天,而且风景美无限。蓝天碧水,奇峰怪石,名花仙草,珍禽异兽……美不胜数。正如清代诗人余作梅描写的一样:“太乙钟灵聚此间,天开形势占秦关。诗峰翠锁金城固,一水清流玉带环。”

        人有惰性。踏上秦楚古道,我也幻想着自己走上终南捷径。

         “终南捷径”是个典故。唐朝有个卢藏用,二十岁时中第。各处州县一时无缺,卢藏用不愿当属吏,负气出了长安。卢藏用心想:到终南山访仙学道去,也许是一条做官的捷径。道教是唐朝的国教,太上老君被唐朝皇帝尊为祖先。所以在唐朝,出入宫禁的道士,几乎与公卿差不多。卢藏用看中了这一点。卢藏用在终南山学道,还真学出了一点小名气,三年后,朝廷下诏,授职左拾遗。后来,卢藏用一用再用,终于大用,官至中书舍人、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尚书右丞。有一天,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应诏由王屋山赴京,离京时,卢藏用送出长安。卢藏用手指终南山,对司马承祯说:“此山大有佳处,何必舍近求远跑到王屋山呢?”司马承祯看不惯卢藏用这种把访仙学道当做捷径的官员,便话里有话地说:“终南山确实是一条捷径啊!”于是,“终南捷径”就流传于世。

       【以下删减2630字】

       2020年4月26日

阅读是一种修养,分享是一种美德

创作不易

赞赏随意

转发也是支持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